您好,欢迎来到广东领创电力能源有限公司网站!

广东领创电力能源有限公司

专业为大中型工业客户提供用电优化解决方案

全国服务热线:

4008032221

电力辅助服务新规重磅发布!
2025-05-13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发改能源规〔2025〕411 号,简称《规则》)。作为我国*****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化顶层设计文件,《规则》以 “谁提供、谁获利,谁受益、谁承担” 为核心原则,通过优化价格形成机制、健全费用传导机制、构建统一市场体系,为全国电力市场改革注入新动力,在推动市场一体化、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培育电力新质生产力等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夯实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制度根基

(一)搭建顶层设计框架

我国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历经无偿服务(2006 年前)、计划补偿(2006-2014 年)、市场化探索(2014 年至今)三阶段发展,随着市场规模扩大,亟须破除制度碎片化问题。《规则》作为 “1+N”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规则体系的 “稳定器”,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市场运营规范,涵盖市场主体、交易机制、费用分摊等 10 项核心内容,为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奠定制度底盘。

(二)破解区域规则差异壁垒

此前各省试点政策如山东实施细则、山西市场通知等存在规则不统一问题。《规则》通过标准化市场成员准入、交易组织流程、跨区衔接机制,打破省间制度壁垒,推动省级市场规则向 “全国一盘棋” 对标,为跨区域辅助服务交易扫清障碍,促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

(三)强化与电能量市场协同联动

《规则》专设 “市场衔接” 章节,提出调频、备用、爬坡等有功辅助服务市场与现货市场联合出清机制。这一创新设计通过市场间数据互通、交易协同,精准反映调节资源机会成本,降低系统运行成本,实现从 “局部优化” 到 “全局**” 的市场效率跃升。

二、市场化手段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

随着 2024 年底新能源装机占比突破 40%,其随机性、波动性对电网调节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规则》通过 “扩主体、丰品种” 双轮驱动,激活系统调节潜力:

(一)拓展多元主体参与格局

在传统煤电、水电基础上,首次将储能企业、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车网互动运营企业等新型主体纳入市场,释放分布式电源、需求侧资源的调节潜力。这意味着充电桩、工商业储能等灵活性资源可通过提供辅助服务获得收益,构建 “源 - 网 - 荷 - 储” 协同互动的新型生态。

(二)构建全时间尺度服务体系

相较于 2024 年政策明确的调峰、调频、备用三大品种,《规则》新增 “爬坡服务” 并细化计量规则,形成 “秒级响应(调频)— 分钟级调节(爬坡)— 小时级平衡(调峰、备用)” 的全时间维度产品矩阵。通过覆盖不同时间精度的调节需求,充分调动各类资源主动参与系统调节的积极性,为新能源大发时段 “精准腾挪” 上网空间。

三、培育电力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

针对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质生产力面临的市场机制不完善问题,《规则》赋予其与传统电源平等的市场地位,构建两大支撑体系:

(一)建立全国统一入市 “路线图”

针对山东、广东等先行地区新型主体参与规则不完整、中西部省份入市无据可依的现状,《规则》明确各类新型主体的准入条件、交易流程和权益保障,为地方政府制定实施细则提供 “国家标准”,推动智能微电网、车网互动等新兴领域从 “政策驱动” 走向 “市场驱动”,加速形成全国统一的新型主体运营规范。

(二)打造多元价值实现通道

新型主体可通过提供多品种辅助服务,叠加能量市场交易,构建 “双轮驱动” 盈利模式。例如,储能电站可在低谷时段充电参与调峰,在频率波动时提供调频服务,同时通过爬坡服务响应快速功率变化需求,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这一机制推动新质生产力从依赖补贴向市场化盈利转型,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注入可持续内生动力。


《规则》的落地标志着我国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从试点探索迈向全面市场化的新阶段。随着统一规则下多元主体的活力释放,我国将加速构建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为 “双碳” 目标实现和能源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路径。

  

原文如下:



  • 首页
  • 业务
  • 电话